江南官方网站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英语

 

一、专业大事记

 


1917年北京大学文科英文学门第一次毕业留影

 

       1862年  京师同文馆正式开办

       1898  京师大学堂创立

       1902 京师大学堂将京师同文馆归并管理

       1904 《奏定大学堂章程》颁布,首次出现英国文学门规划

       1914 英国文学门开办(中国现代大学中第一个外国文学系科)

       1919 英国文学门改为英国文学系,胡适成为首任英文系教授会主任

       1931 成立北京大学外国语文学系英文组,温源宁任外文系兼英文组主任

       1937 西南联大成立,外文系师生南下继续教学和研究

       1946 外文系更名西方语文学系,次年英国文学组开始招收研究生

       1952 院系调整,清华、燕京、辅仁和北师大相关专业并入北大,更名西方语言文学系

       1983 西语系的英语专业与公共英语教研室独立组成英语语言文学系,李赋宁任系主任

       1988 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入选国家第一批重点学科

       1999 江南官方网站成立,英语系并入其中

       2017 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 A+

       2019 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

       2020 北大英文系精读课程入选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

       2021 QS世界大学英文专业排名49,优于多所英语国家知名大学英语系。

 

二、专业师资

       北京大学英语专业拥有高水平的师资队伍,任职教师教育背景多元,均毕业于国内外知名院校,拥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92%。本专业目前有正教授13人,其中讲席教授和特聘教授各1人,所有正教授常年固定开设本科生和研究生课程。另有副教授9人,助理教授3人。

 


三、专业课程

       北大英语专业教育得益于综合性大学各学科交叉互补的教育环境,提供国内最为完备的课程体系和领先的本科英语教育。本专业将欧美经典文学置于课程核心地位,汲取千百年来西方文明长河中沉积下来的人文养分,帮助学生以多重的视角和高超的境界观察和走入现代社会。本专业培养的不仅仅是工具型的优秀外语人才,而且是具有高度人文素养、对人类文化和世界文明有较深造诣的“北大人”。

 


四、毕业生大数据

 


       升学院校: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生院、同济大学

       出国院校:牛津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爱丁堡大学、伦敦政治经济学院、伦敦大学学院、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纽约大学、帝国理工学院、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伦敦大学金史密斯学院

 

五、学习生活Q&A

       以下访谈来自英语系二年级、三年级、即将毕业和已经毕业的同学们。

       Q1忙么?

       杰西:简直忙不过来,因为总有书或者文献还没读完,何况很多作品读几遍才能理解其中深意。当我们把英语文学作为专业后,对人和世界的理解好像也提升了一个层次。精彩的文学作品数不胜数,除了扣人心弦的情节和性格迥异的人物之外,这些跨越时代的作品还涉及科学、哲学、社会、历史、文化等各个领域,点连成线,线织成网,文学打开的世界最生动、最广博、也最真实。我们忙着读书,忙着写作,可神奇的是,大家都乐在其中。

 


借书卡:读书之余还可以考考古

 

       Q2听说老师们很高冷?

       R:并不是。英语系的课堂常采用比较传统的方式,以课堂讲授为主,但老师们都很平易近人,甚至活泼可爱,很愿意与同学们交流。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需求选课。系里老师们备课非常认真,有的老师还会根据自己阅读口味的变化,每年换一部分阅读材料,给自己一点新意和挑战,把课堂当成一个分享自己阅读感受的机会。

 


2018年秋天的“英国⼩说选读”课程

 

       Q3英语系只学听力、口语和翻译吗?

       R & Ion:肯定不是啦。英语系课开得很全,在这里待三四年,就能把从两希文明到英美当代社会的两三千年粗疏地走一遍。涉及语言不局限于英语,研究的东西也不限于文学。系里非常鼓励大家拓展自己的兴趣,我会去其他院系蹭课,也会通过很多有趣的学术讲座拓宽自己的眼界和思路。

 


 

       Q4除了读书上课听讲座你还干啥?

       星期五的野马:我在英语系的日子总是过得充实且快乐。作为猫头鹰小分队的头头,除非有早八课,我没能在8点前起床过(但是丁宏为老师的诗歌课能让只睡5小时的咸鱼都不困)。中午背着厚厚的诺顿走路到勺园吃饭。下午去外文楼做学生助理值班,值班办公室的沙发真的很软,偶尔还会有好心的导员投喂零食。晚上会打开iPad假装学习,也会被接下来的ddl赶着向前冲。到了周末晚上,就着“劳逸结合”的借口,一杯冰可乐,一包乐事薯片,打开游戏本,我就变成了快乐的野马。

       自然主义者:因为专业规模不大,除了和同级的同学们交往,不同级的同学也很快会熟悉起来,大家一起吐槽共同修过的课程和经历的校园生活,彼此都感到亲切。另外,外院整体男生偏少,所以分寝室的时候常常会和别的院系专业分到一起(据说女生那儿也有类似情况)。每天晚上大家闲聊,不同的专业和思维方式在一起碰撞,也是很珍贵的生活体验。

       Ion:从小就酷爱唱歌的我,入学至今已经参加了两届北大十佳歌手大赛,不得不说,学校真的是藏龙卧虎,高手如云!至于我自己吧,一登台就紧张的毛病真是从小到大都没变过,发挥最好的一场恰恰还是来到北大后参加的第一届第一场比赛,发誓下一届一定要进复赛!

       Q5交换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卡米叶:初到杜伦,手忙脚乱,如同浪尖上一只小船,难以顾及体面,只顾拼命掌稳舵。然而在异国他乡,成长是飞速却难以察觉的。被“上课发言”的噩梦折磨久了,渐渐地我竟也可以在无人回答老师问题的时候勇敢开口拯救局面。学术上的收获更不必说。杜伦的英语文学课程既专又精,这一年我读了好多小说和诗,好多批评著作,学着写长长的论文。虽然有时艰难,但每天读读写写倒也乐在其中。这一年我从阅读思考中收获了不少顿悟和触动,也决定了想在英语文学这条路上继续走下去。在秋天和冬天,我去了许多地方旅游。去过学校周边安静的小镇,爬山看海,也去了心心念念的伦敦,逛博物馆美术馆,看话剧音乐剧。新年伊始我在伦敦看跨年烟花,当2020的钟声敲响,人们齐声欢呼,相互祝福,宏大的喜悦仿佛汇成龙卷风,裹挟着我们奔向未来,一往无前。那时我不曾料到,不到一个月后世界便会天翻地覆,我的交换也如此潦草收尾。感慨之余,终究庆幸自己还拥有这次宝贵的经历。我以为交换的意义不在于计较学业社交的得失,而在于呼吸他乡陌生又新奇的空气,敞开自己去体悟、包容与接纳,时时保持好奇和期待。


做交换生,行万里路

 

       Q6实习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星期四的犀牛:我曾分别在奥美公关和腾讯研究院做过实习工作,在奥美的日子比较忙碌,通勤时间也很长,每天下班回到学校已经八点多了,于是只能吃艺园的麻辣烫了,但是回想起来也是一段挺充实的时光。腾讯研究院的实习虽然是互联网公司少有的佛系岗,但却让我明确了一个信念:不做互联网大厂的卑微打工人!英语系的同学们有过硬的英语能力和开阔的国际视野,这两点都是很多公司非常看重的能力。实习是我们和社会接轨的转折点,哪怕一开始做得不好,也要给自己足够的宽容和信心,这是比任何奖励都更加重要的内在动力。

       星期五的野马:暑假期间我到深圳联想公司的研发中心去实习了一个月,主要做的工作是说明书编辑。说明书的编辑对细节要求高,规范严格,但是对语言的要求相对简单,虽然很适合语言专业的同学,但是和文学比较起来还是很枯燥。我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是和主管的聊天,本该是主管对我的培训,但最后变成了我给主管看系里课程的笔记和期末论文。主管最后感慨地说着实羡慕我能上这么有意思的课……总之,我去实习后的最大感受就是:上课、读书不要太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