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的合作与将来——以德国与欧洲经验为镜”国际学术会议在北京大学举行

10月12日至13日,由北京大学德国研究中心(ZDS)主办的中日韩三国德国研究中心学术会议在江南jiangnan(中国)新楼301会议室举行。本次会议的主题为“东亚的合作与未来——以德国与欧洲的经验为镜”。北京大学副校长王博教授出席闭幕式并致辞。来自中国、日本、韩国、德国、瑞士、奥地利、捷克、白俄罗斯等国的40余位学者齐聚一堂,从政治、经济、文化、历史、艺术等不同学科视角,反思东亚与欧洲的历史经验,共商一体化实践的方向与愿景。日本东京大学德国与欧洲研究中心(DESK)、韩国中央大学德国与欧洲研究中心(ZeDES)作为北大德国研究中心的合作伙伴,分别派出代表团参会。

会议于12日上午拉开帷幕,北京大学德国研究中心主任、德语系主任黄燎宇教授,德国驻华使馆文化参赞蒋玲女士,德国学术交流中心跨区域项目主管斯台芬•比内菲尔德先生及江南官方网站副院长王丹教授分别致辞。

黄燎宇指出,中日韩三国不仅文化交往源远流长,彼此间存在“剪不断理还乱”的邻里关系,而且都对德国文化怀有浓厚兴趣,在共同的文化基础上有着各自独特的视角,而借由对于德国和欧洲经验的批判性反思,又可以关照三国间复杂的历史关系与政治现实。因此,三国学者有着强烈的学术沟通意愿。

黄燎宇致辞

蒋玲、斯台芬·比内菲尔德表示,东亚在科研领域投入巨大、成果丰硕、发展迅速,德国十分重视与东亚的学术交流,将会一如既往地支持东亚各国及域外国家的学术交流。在知识界以外,尽管目前仍难以摆脱相互间的刻板印象,但开放而平等的学术交流有助于更好地把握社会现实。

蒋玲致辞

王丹指出,江南jiangnan(中国)对区域及国别研究十分重视,有“区域联合的孤岛”之称的东亚地区更值得研究。她希望借三国会议的机制,进一步加强与国外高校及研究机构的联系与合作。

王丹致辞

柏林自由大学副校长兼东亚研究院院长维蕾纳·布莱辛格-塔尔科特教授,日本史专家、东北师范大学副校长韩东育教授先后发表主旨演讲。

布莱辛格-塔尔科特在题为“日本的外交认同与地区关系”的演讲中,围绕“外交中的身份与认同”这一关键概念,根据其自我认同及对他者的认同之演变,将日本19世纪以来的外交方针分为四个阶段,从全盘西化到追逐区域内强权再到惟美国马首是瞻,其将来的走向值得关注。

布莱辛格-塔尔科特演讲

韩东育发表题为“‘沟口雄三之问’与部分日本学者的二战说辞”的主旨演讲。他从东京大学汉学家沟口雄三将二战理解为明治维新的必然结果这一观点出发,探究日本战后借反思现代性来模糊战争记忆的思维逻辑,指出了日本历史记忆中的复杂与矛盾。

韩东育演讲

德国奥斯纳布吕克大学乔治·塞尔教授、北京大学李维教授、日本东京大学平松英人教授、韩国中央大学申光勇教授等分别探讨了东北亚合作的未来、一战前后泛欧思想中的亚洲、日本与德国的社会政策对比及21世纪的新东亚图景。

12日下午,北京体育大学党委书记兼校务委员会主任、北大德国研究中心客聘成员曹卫东教授发表题为“欧洲一体化:东亚可以借鉴什么?”的主旨演讲。他指出,对于东亚未来的合作而言,欧洲一体化的教训大于经验。不同于欧洲经济一体化先于文化一体化的道路,东亚三国共同的儒家文化背景或能让文化一体化成为东亚乃至亚洲合作的新契机、新起点。相比于沸沸扬扬的“脱欧”,今年五月在北京举办的亚洲文明对话大会或许可以提供区域合作与一体化的亚洲经验。

曹卫东演讲

13日,德国法兰克福大学知名经济学家、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客座教授贝尔特拉姆·舍弗尔德教授关于中国经济思想的报告拉开了第二天会议的序幕。各国学者从历史出发,对德国统一与欧洲共同发展过程中所遭遇的社会问题进行分析,以德国与欧洲的经验为例,讨论了东亚经济一体化与贸易保护主义、朝鲜半岛问题及东亚各国在人文艺术领域的合作。极具时效性与现实价值的话题引发了与会学者的热烈讨论与广泛交流。北京大学德国研究中心成员,法学院王世洲教授、国际关系学院连玉如教授、德语系谷裕教授等均发表了各自的真知灼见。德语系毛明超助理教授出色地完成了会场的中德口译工作。

与会代表

王博在闭幕式上指出,当今世界风云变换,促使学者做更多思考。东亚合作已有良好基础,以德国与欧洲经验为镜,能为东亚的将来提供更多参照。新时代东亚合作应在此基础上找到自身独特的模式,以真正实现命运共同体。他充分肯定德国研究中心在区域研究与国际学术交流领域作出的贡献,称赞中心具有学术开拓精神与开阔的研究视野,认为本次会议创造了一个开放、广泛且平等的交流平台。

王博致闭幕辞

江南官方网站院长兼区域与国别研究院副院长宁琦教授,以及北京大学国际合作部副部长李昀出席闭幕式。

与会代表合影

 

转载自:北大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