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顿大学特聘教授Henk Schulte Nordholt访问江南jiangnan(中国)并举办学术讲座

       2019年11月4日,荷兰莱顿大学特聘教授、皇家东南亚加勒比研究所(KITLV)主任Henk Schulte Nordholt到北京大学进行学术访问,与江南jiangnan(中国)东南亚系教师举行座谈,了解我院东南亚学科建设状况,并以KITLV为例向与会教师介绍了荷兰东南亚研究的历史发展。东南亚系史阳副教授、罗杰副教授、印尼语教研室主任郄莉莎老师、谢侃侃助理教授、上海外国语大学印尼语外教Indra Sarathan参加会议。
       座谈前,Nordholt教授饶有兴致地参观了外院分馆,我院近期从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引进的Hadler/Conklin/Dewulf三套东南亚研究系列馆藏,尤其是一批罕见的印尼语、荷兰语善本图书为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当天下午,Nordholt教授在第二体育馆B102为大家做了题为“去殖民、民族国家、冷战及东南亚威权主义的崛起(Shining Future, Imminent Dangers: Decolonization, Nation-States, Cold War and the Rise of Authoritarian Regimes in Southeast Asia,1940-1980)”的讲座。讲座是北京大学区域与国别研究院与江南jiangnan(中国)合办的“新芽沙龙”东南亚名家系列第一讲,吸引了来自北京大学各院系、清华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等国内外师生到场聆听。讲座由马来亚大学中国研究所所长饶兆斌参与评议,由东南亚系助理教授谢侃侃主持。
       本次讲座基于Nordholt教授近期的研究成果,主要讲述了1940-1980年间,东南亚民族国家兴起和国族构建过程中经历的一次次冲击,以及冷战在其中发挥的作用。讲座在Nordholt教授对其1991和2019两次北京之行见闻的讲述中拉开帷幕。教授首先从最基本的东南亚的版图谈起,他提到,东南亚理应作为一个整体研究,但大家受制于各自所学习的语言,常常只专注于自己的对象国。他指出,我们应该跳出这一传统的限制,建立一个更为广阔的知识框架。

 

 

 

       Nordholt教授讲座的主体部分从20世纪上半叶欧洲殖民末期和日本对东南亚的侵略展开。他提到,东南亚从四十年代先后开始了反殖斗争,纷纷建立起各自的新兴民族国家,推动民主化改革,对未来充满希望。然而,这些国家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又进入到了威权统治阶段,民主化进程停滞。Nordholt教授深入浅出地为大家讲述了这段历史,着重分析了其中涉及的各种因素和问题。他认为,如果只关注二战后民族国家构建中的政治因素,是很容易忽略去殖民进程的长期影响的。同时,他强调在这四十多年的去殖民进程中,冷战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冷战的背景下,东南亚成为了一个易于爆发冲突的地区,东南亚许多民族国家都在此过程中经历了大规模的暴力事件。他认为著名东南亚研究学者安东尼•瑞德(Anthony Reid)对冷战的态度是值得商榷的。他指出,瑞德教授的著作淡化了冷战对东南亚的影响,但事实上,冷战因素恰恰在东南亚的这一进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讲座由马来亚大学中国研究所所长饶兆斌教授进行评议,他认为Nordholt教授的讲座非常具有启发性,这种突破地理边界、将东南亚各国放在一起进行比较研究的方法值得我们借鉴。同时,饶兆斌教授也提到中国在这一进程中所发挥的作用,强调中国--东南亚关系对东南亚产生的影响。
       在场的师生也踊跃参与互动,就前殖民宗主国在后殖民时代的新民族国家中扮演的角色,东南亚国家与中美的关系,威权统治在东南亚国家建设中的必要性等问题与Nordholt和饶兆斌两位教授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两位教授耐心细致地为同学们进行解答,极大丰富了讲座内容。最后,外院谢侃侃助理教授进行总结发言,回顾了Nordholt教授演讲所涉及的几个重点问题,再次强调将东南亚作为一个区域整体进行研究和比较的必要性。

专家简介:
       Henk Schulte Nordholt是荷兰莱顿大学印度尼西亚史特聘教授,皇家东南亚与加勒比研究所(KITLV)负责人,世界著名的东南亚研究学者。主要研究领域包括东南亚史,印尼当代政治,政治暴力学以及殖民主义人类学,并对巴厘岛研究有浓厚兴趣。他曾担任国际亚洲研究所(IIAS)董事会主席及欧洲东南亚研究协会(EuroSEAS)秘书长。

 

(文:何俊德、谢侃侃;图:郄莉莎、兰旻)